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 題:李克強今起離京 首訪中東歐並出席國際會議
  記者 馬學玲
  中國總理李克強今天將展開其任內第三次外訪。11月25日至29日,他將出席在羅馬尼亞舉行的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並對羅馬尼亞進行正式訪問,出席在烏茲別克斯坦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二次會議。
  這是李克強總理首次訪問中東歐國家,首次出席上述會晤和會議,也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後中國最高領導層的首次外訪,備受矚目。
  李克強總理首訪中東歐 推動中歐關係全面均衡發展
  繼日前中國與歐盟兩大“巨頭”會晤並共同宣佈啟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之後,25日起,李克強將飛赴羅馬尼亞,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
  “作為中國新領導層今年外交佈局的收官之作,李克強此訪歐洲因素顯現。”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對中新網記者談道,此訪既是對中歐關係的補充與促進,也是對中國全方位外交佈局的均衡與充實。
  屆時,李克強將闡述中方關於推進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框架舉措。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部主任、研究員崔洪建向中新網記者談道,“2012年首次會晤時,中方宣佈友好合作12項舉措,但中東歐並沒有提太多主張,所以這一合作框架具重要意義,比單方承諾要更具可行性。”
  值得註意的是,李克強將與16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一一會晤。崔洪建說,“中方充分考慮了中東歐地區國家的多樣性和差異性,這是一種比較務實的安排,以便雙方更加深入展開合作。”
  “雖然之前有雙邊合作,但地區層面的合作,其實剛剛起步。”在崔洪建看來,這是中國對歐政策的一大進步。對中國而言,意味著更加全面完善的對歐交往,對於中東歐而言,則是一個重要機會,尤其在經貿合作方面。
  近年來,受歐債危機影響,中東歐國家出現投資不足、貿易下滑等問題,這迫使中東歐諸國開始“向東看”。
  “對此,歐盟方面曾持有疑慮,坊間觀點甚至認為,中國是在分化歐盟。”崔洪建指出,在這個問題上,歐盟有點過度緊張,歐方應認識到,中國推進與中東歐合作,非但不會影響中歐之間合作,反而會成中歐合作動力。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指出,“中國一貫尊重中東歐國家融入歐洲一體化的選擇,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擴大,有利於提升中歐合作的規模和質量,推動中歐關係更加全面、均衡發展。”
  在曲星看來,均處發展轉型期的中國和中東歐國家,有著鮮明的互利共贏特征,合作空間廣闊。阮宗澤表示,“當前,中東歐國家迫切需要擴大投資,推動經濟增長,而中國在資金和技術方面具有優勢,這成為雙方合作的重要契合點。”
  中國總理19年來首訪羅馬尼亞 為務實合作裝新引擎
  訪問期間,李克強將分別會見羅馬尼亞總統、議會參議院議長、眾議院議長,與羅馬尼亞總理會談,並應邀在議會發表演講。此訪是李克強就任中國總理以來首次訪問中東歐國家,也是中國總理19年來首次訪問羅馬尼亞。
  值得註意的是,羅馬尼亞也是本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的東道主。對此,崔洪建指出,“據我所知,在選擇會晤主辦地時曾存在一些競爭,最終選擇羅馬尼亞,應是對雙邊與多邊關係的平衡。”
  “羅馬尼亞雖為歐盟成員國,但相對而言,其經濟基礎較差,發展空間更大,在經貿合作方面對中國的需求也更大。”崔洪建說。
  其實,中羅合作還有著更為深厚的淵源,那就是良好的政治關係。1949年10月5日,新中國成立伊始,羅馬尼亞就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60多年來,任憑局勢巨變,但兩國始終保持傳統的友好合作關係,成為國家關係中求同存異的典範。
  分析稱,中羅之間良好的政治關係為雙方不斷推進務實合作提供了重要前提和基礎。雙方高層的密切交往,使得各領域交流不斷擴大,尤其近年來,中羅關係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這種勢頭尤其體現在經貿合作方面,今年1-10月,雙邊貿易額達32.7億美元,羅馬尼亞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投資最多的國家之一。馮仲平指出,“羅馬尼亞特別希望與外界尤其是中國加強經濟合作,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一個支點國家。”
  在馮仲平看來,中歐關係應包括雙邊關係、次區域關係和中歐整體關係三個層面。“中國發展同羅馬尼亞的關係,是對中歐關係以及中國-中東歐關係的有益補充,也必將促進後兩種關係的發展。”
  對此,崔洪建表示,經過長期觀察,中國發現,在與歐洲交往過程中,除統一的對歐政策之外,對不同區域和國家還應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制定細化政策,這其實是中國對歐關係認識的深化。
  李克強首次出席上合組織總理會 “中國主張”引期待
  結束歐洲行程之後,11月29日,李克強將出席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乾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二次會議。據介紹,李克強將同各國領導人一道,總結上合組織過去一年來各領域合作進展情況,深入分析上合組織發展面臨的形勢,落實比什凱克峰會共識,部署深化上合組織務實合作的重要舉措。
  在中國社科院上合組織研究中心秘書長孫壯志看來,這一多邊會議將從如下幾方面著力:一是落實今年9月份上合組織元首峰會成果,特別是在經濟和人文領域提出的任務;二是在一些重點領域合作方面簽署相關文件;三是對秘書處等常設機構作出評估,對預算做審議和決定;四是通過宣言或聯合公報等形式,對未來經濟合作作方向性或原則性決議。
  “此外,各成員國還會從自己角度,對上合組織合作提出建議,這雖不一定能形成共識,但對將來合作會起到促進作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孫壯志進一步談道。
  引人關註的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有望在這次總理會議期間簽署。對此,孫壯志表示,這雖是目前障礙比較小的一項合作,但意義深遠,尤其對於中亞國家而言。
  “他們可利用中國和俄羅斯的出海口,使得自己與外部的經濟聯繫更為順暢,道路運輸與國際更為密切,就可以改善其投資環境。”在孫壯志看來,這是上合組織在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取得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成果,對其他領域的合作都有帶動作用。
  和孫壯志秉持相似觀點,曲星也表示,可以說,這是充實“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一個重要內涵,也體現出未來發展的方向。
  談及進入第12個年頭的上合組織,孫壯志說,第一個10年是“打基礎”,那麼第二個10年就應該是務實合作。曲星也認為,上合組織應鞏固發展深入合作,爭取第二個10年之內,在經濟與人文合作方面有所突破。
  “作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國最高領導層的首次出訪,在中國經濟將做出較大改革的節點上,李克強將對中國和中亞國家關係、上合組織經濟合作等作出哪些部署,值得關註。”孫壯志說。(完)  (原標題:李克強今起離京 首訪中東歐並出席國際會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56orph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